搜索
首页
>
妇产科
>
产科综合
>
详情页
怀孕7周能听到胎心吗
我已经怀孕7周了,可是我一点感觉都没有,不知道宝宝是不是真的有在肚子里面长大,怎样才能听到胎心?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免费咨询
三级甲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问题分析:
怀孕7周可以通过B超检查听到胎心,此时的胎儿有一点多厘米大,胚胎已具有人雏形,体节已全部分化,四肢分出,各系统进一步发育。所以现在做B超是可以清楚地看到胎芽,听到胎心跳。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怀孕11周能流产吗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怀孕11周属于早孕期,但胎儿已经成型,此时想要终止妊娠可以选择流产。怀孕11周做人工流产与早孕期流产有区别,早孕期可以通过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由于11周时胎儿已经成型,很难通过负压吸宫排出孕囊,只能通过药物进行流产。此时流产选择的药物,种类上与早孕期流产虽然一致,如增加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但药物使用的剂量却不一样,通常要适当剂量。
怀孕7周能听到胎心吗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怀孕7周可以通过B超检查听到胎心,此时的胎儿有一点多厘米大,胚胎已具有人雏形,体节已全部分化,四肢分出,各系统进一步发育。所以现在做B超是可以清楚地看到胎芽,听到胎心跳。
怀孕多久可以听到胎心胎芽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怀孕一至两个月的时候可以听到胎心胎芽。通常情况下,胚胎在30-40日内就会出现胎囊,40-50天就会出现胎芽,50-60天就会出现胎心,并且会出现胎心跳动。如果子宫中有一个妊娠囊肿,那么胎心跳动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妊娠前期是胎儿生长和习惯性流产的主要时期,要注意多休息,注意补充营养,合理饮食。孕期可以多吃一些叶酸片,防止出现胎儿的神经管畸形,提高抵抗力,防止感冒。
怀孕几周能查出宫外孕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怀孕五周左右就能查出是否为宫外孕。女性在怀孕五周以上时,就可以到医院继续进行彩超,以此来判断是宫内妊娠还是宫外妊娠。如果确诊为宫外孕,则需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必要时需要停止治疗,防止对孕妇的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女性在怀孕之后,一定需要定期进行产检,明确胎儿和孕妇的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就需要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怀孕十六周能听到胎心音吗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怀孕16周应该是可以听到胎心了,一般一分钟在120-160次。通常在60天之后,宝宝的胎心就已经发育好了。这种时候可以到医院做一下检查,看一下宝宝的发育情况,如果有问题才可以及时治疗。
怀孕12周能感觉胎心吗
张露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一般来说,怀孕12周不能感觉胎心。怀孕12周不能感觉胎心,但是B超可以发现胎心。怀孕4个半月的时候,胎儿会有胎动,可以通过听诊器来判断胎儿的心跳。不过,这需要专业的医师,自己是不可能听到胎心的,因为自己根本就分辨不出胎儿的心脏在哪儿。熟练的医师能用手触摸胎儿的头和臀,并能听见胎心的声音。此时孕妇要注意增加营养,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怀孕6周能查出胎心吗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怀孕6周是不一定查到胎心的,可以通过彩超检查,大多能够看到胚胎原始心管搏动,也就是通常说的胎心。必要时需要彩超随诊,监测胚胎发育情况。孕早期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
怀孕八周用测胎心仪可以听到吗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怀孕八周用测胎心仪一般是听不到胎心的,怀孕的时间太早了。可以在怀孕12周时监测到胎心。如果通过B超监测,最早可以在怀孕7周时,监测到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但是如果通过胎儿超声多普勒监测胎心,往往需要在怀孕12周时,才能监测到。在怀孕18-22周时胎儿会出现胎动,胎心音也更加明显。
怀孕多久能听到胎心音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怀孕以后,在B超检查时,6周以后就能看见胎心搏动,胎芽生长。但有的孕妇需要到7周左右才能看见。如果是从腹部多普勒听诊胎心,需要在怀孕3个月以后,也就是12周以后在腹部就可以听到胎心了。
猜你喜欢
怀孕多少周能听到胎心
怀孕多少周可以听到胎心
怀孕几周可以听到胎心
怀孕多少天见胎芽多少天可以听到胎心
怀孕38周能行剖宫产吗
怀孕9周能否人工流产
怀孕几周能验出来
怀孕多少周能生
专家问答
药流后未排出孕囊且出血量少
停经三天后验孕阳性
药流后出血反复且量大
我想知道是否真的没怀孕
小腹疼痛已月余
白带异常呈黄绿色
重度宫颈糜烂影响怀孕吗?
宫颈糜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宫颈糜烂治疗后月经延长
26岁未育女性三度宫颈糜烂如何治疗?
常见科室
男科
皮肤科
性病科
妇科
儿科
老年
外科
内科
生殖
传染科
神经内科
五官科
整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