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儿科
>
小儿综合
>
详情页
宝宝满月黄疸13算高吗
家宝宝刚出生时就黄疸高,天天都给宝宝晒太阳。想问下宝宝满月黄疸13算高吗?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免费咨询
三级甲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问题分析:
黄疸的标准数值应该保持在5以下,如果已经超出了这种数,就属于不正常的现象,可以用药物来马上的治疗,这时候也可以停止喂母乳来进行检测,可以用其奶粉来进行替代,因为有些黄疸属于母乳性的。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宝宝黄疸怎么晒太阳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在晒太阳的过程中要把衣物全部脱下来,避免被阳光直接照射到身体上,避免穿着衣物。光靠着衣物在阳光下晒是不行的。也不要在太阳下晒,以免晒到。由于婴儿肌肤细嫩,很容易被晒到,所以平时只要有空闲的时候,就应该多晒太阳。另外,要保护好自己的肚子,避免感冒,遮盖双眼,避免对视网膜造成伤害。平时要注意保证宝宝的足够睡眠。
宝宝满月黄疸13算高吗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黄疸的标准数值应该保持在5以下,如果已经超出了这种数,就属于不正常的现象,可以用药物来马上的治疗,这时候也可以停止喂母乳来进行检测,可以用其奶粉来进行替代,因为有些黄疸属于母乳性的。
宝宝满月黄疸是10怎么办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症状严重者,可采用光照疗法。如果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需要换血疗法。应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包括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宝宝满月了还有黄疸怎么办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宝宝满月了还有黄疸要及时去宝宝的医院。若是病理性黄疸型的孩子,家长要注意观察,不要让宝宝有任何不适反应。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通常会在10-14天内自动减退,父母无需惊慌,给孩子多喝水,宝宝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和清淡的食物。如婴儿患病理性黄疸,出现了连续不退的现象,或病情继续恶化等表现,建议父母带着孩子及时去看医生,根据情况给予蓝光照射或者换血的处理。
刚满月的宝宝黄疸10.5高吗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新生儿经皮测黄疸是10.5mg/dL,如果宝宝已是3日龄及以后,那么这个黄疸数值是正常的。在临床上新生儿宝宝在出生后第一个24小时之内,经皮测胆红素值要小于6mg/dL,第二个24小时之内黄疸值小于9.6mg/dL,第三个24小时之内黄疸值小于12.1mg/dL,这都是正常的。
满月宝宝还有点黄疸怎么办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满月后宝宝皮肤有黄疸的症状,可以在医师指导下多给宝宝喂一些水果汁,宝妈的哺乳期间不要接触放射性的物质,可以喝一些消炎下火的凉茶,保持居住房屋通风透气,可以适当地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但是不要在强光下暴晒,容易损伤正常的皮肤组织。
满月黄疸13.5算不算高
王东
主任医师
外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满月黄疸13.5是指满月的孩子黄疸13.5mg/dL,一般情况下,是比较高的。具体分析如下:满月的孩子黄疸应该是在5-75mg/dL之间,13.5mg/dL,比较高。可能是病理性黄疸或母乳性黄疸导致的,需要查明病因对症治疗。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溶血性黄疸、病毒感染引起的黄疸。母乳性黄疸的孩子黄疸比较高,大于正常范围,但是一般情况挺好,吃奶也比较好,体重增长比较满意,停用母乳以后,黄疸很快消退,再吃母乳又发生了黄疸,这种情况一般就是母乳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继续母乳喂养就可以。
宝宝黄疸是什么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对于生理性黄疸,临床上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出生以后,红细胞大量破解里面血红蛋白分解出大量的胆红素,造成血清胆红素一过性升高。
宝宝满月了黄疸还没退,怎么办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宝宝现在黄疸还是稍微偏高的,那么可以给宝宝停三整天母乳,也就是停72小时,然后到医院复查一下,另外最近一段时间有太阳可以多到户外去晒晒太阳,也可以促进黄疸消退。
猜你喜欢
满月宝宝黄疸还没退掉怎么办
宝宝满月了黄疸还没退有什么退黄疸的好方法
宝宝满月了黄疸还没退怎么办
满月小孩黄疸12算高吗
满月黄疸13算严重吗
满月宝宝黄疸值多少可以打预防针
宝宝有黄疸能打疫苗吗
什么是黄疸
怎么快速降黄疸
宝宝满月了还有黄疸怎么办
专家问答
胡庆余堂大补阴丸作用功效有哪些
胡庆余堂大补阴丸适用人群
胡庆余堂大补阴丸主要作用是什么
胡庆余堂大补阴丸浓缩丸效果
胡庆余堂大补阴丸效果怎么样
胡庆余堂大补阴丸成分有什么
大补阴丸的组成和功效
大补阴丸能控制早发育吗
真性性早熟可以吃大补阴丸吗
大补阴丸适合什么人群服用
常见科室
男科
皮肤科
性病科
妇科
儿科
老年
外科
内科
生殖
传染科
神经内科
五官科
整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