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儿科
>
小儿综合
>
详情页
21天婴儿黄疸怎么办
我家宝宝21天,出现了黄疸,我很担心,不知道怎么办,21天婴儿黄疸怎么办?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免费咨询
三级甲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问题分析:
如果宝宝是足月儿,也就是说妈妈怀孕满37周生产的话,生理性黄疸一般会在7-14天消退,而且没有什么并发的症状,能吃能睡,精神也好。如果是早产儿,生理性黄疸消退的慢,一般要3-4周吧。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21天婴儿黄疸怎么办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如果宝宝是足月儿,也就是说妈妈怀孕满37周生产的话,生理性黄疸一般会在7-14天消退,而且没有什么并发的症状,能吃能睡,精神也好。如果是早产儿,生理性黄疸消退的慢,一般要3-4周吧。
初生婴儿黄疸高怎么办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初生婴儿黄疸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治疗:新生儿出现黄疸偏高有两种情况,一是生理性黄疸,二是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的颜色不是很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的胃口会越来越好,精神也会越来越好,一般十天左右就会消失。第二种是病理性黄疸,一般婴儿黄疸的出现时间较早,或是病情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多见于出生后15天,黄疸指数大于15mg/ml,多见于早产儿,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新生婴儿黄疸高怎么办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新生婴儿黄疸要考虑是生理性的黄疸还是病理性的黄疸,再采取相应治疗。一般婴儿出生后会出现黄疸,不过大多是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在72小时之内就会慢慢消失,多吃点牛奶,多晒太阳,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是病理性的黄疸,则会提前出现,并且会出现严重的黄疸,用常规的方法,比如喝水,晒晒太阳,都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建议去医院做蓝光照射。
婴儿黄疸高怎么办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黄疸指数一般应该不超过15mg/dL,这是正常范围,是生理性的。但如果黄疸指数较高,每天早晚必须都要给孩子喂30ml的白开水,在白天也要适量的喝水,让孩子自身尽早的排掉体内的黄疸。如果是母乳喂养还好,如果是喝配方奶粉,要加喂水。
婴儿黄疸高怎么办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新生儿黄疸可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是婴儿出生后的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由于新生儿身体内各个脏腑器官还没有发育健全,一般会在出生后的七到十五天自行消退。如果严重,可以口服药物。
婴儿黄疸退不了怎么办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可以让应该裸体睡在温箱中,用光照射来改变血液中胆红素的结构,使它变成对神经组织无害并排出体外,同时可以结合药物治疗,加速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非常严重的需要换血治疗。
初生婴儿黄疸高怎么办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刚出生的孩子很多都会有黄疸,是属于正常的,如果黄疸比较高,先检查一下孩子的身体是否属于溶血性的黄疸可以给孩子吃一些药,或者是照一下红蓝光治疗一下,一般一个星期或者是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黄疸就会消失。平时也要让孩子多喝一些水,有利于排尿,能够缓解一下黄疸。
初生婴儿有黄疸怎么办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新生儿宝宝黄疸是不是需要处理,要看宝宝黄疸的数值。如果宝宝是病理性黄疸,那么就要治疗。治疗的方法有蓝光照射或者是吃退黄的药。医学上病理性的黄疸是指以下几个方面:第1个是宝宝的黄疸数值在一点二七毫克每分升以上;第2个是宝宝黄疸数值每天升高大于5毫克每分升;第3个是宝宝黄疸所致皮肤颜色是暗黄,胆红素中的直接胆红素升高大于2mg/dL;第4个是黄疸退而复现。
刚出生的婴儿黄疸婴儿黄疸怎么办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刚出生的婴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所以一定要鉴别。生理性黄疸,出生状态良好,没有临床任何症状,血清胆红素在正常值范围,只要有时间和恢复期慢慢就会好,所以生理性黄疸不用担心,慢慢就会好。病理性黄疸出生在24小时之内出现黄疸持续性加重,然后巩膜皮肤黄染加重,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值,一定要对症支持治疗,寻找黄疸的原因,不要耽误病情,可以用光照疗法、化疗、换血疗法、保肝治疗等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婴儿有黄疸怎么办
新生婴儿有黄疸怎么办
婴儿黄疸该怎么办
治疗婴儿黄疸怎么办
婴儿黄疸偏高怎么办
黄疸怎么办
婴儿黄疸肝炎怎么办
婴儿黄疸高怎么办要怎么降
婴儿黄疸怎么办好得快
戊肝黄疸怎么办
专家问答
新生儿黄疸偏高
卵巢囊肿反复怎么办?
宝宝15个月夜哭怎么办
七岁孩子频繁头痛
婴儿换尿布发现分泌物
宝宝38天确诊重症肺炎
小儿受凉后呕吐腹泻怎么办?
早上洗脸流鼻血怎么办?
朋友的孩子月底满一岁,发育正常吗?
感冒后咽喉肿痛怎么办
常见科室
男科
皮肤科
性病科
妇科
儿科
老年
外科
内科
生殖
传染科
神经内科
五官科
整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