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详情页
心房扑动是什么意思
我这两天觉得莫名的心慌、胸闷、气短,去医院做心电图医生说是心房扑动,心房扑动是什么意思?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免费咨询
三级甲等
中日友好医院
问题分析:
心房扑动是心律失常中的一种常见类型,简称房扑。是一种心房激动频率达250-350次/分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可表现为阵发性和持续性,部分房扑和房颤交替出现,称为不纯性房扑。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心房扑动是什么意思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心房扑动是心律失常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具体分析如下:心房扑动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不齐,是一种迅速的房性心律不齐,其心率在250~350次/分钟之间。心房扑动可分为阵发性和持续性,间歇性房扑与房颤。心电图显示窦型P波消退,以振幅取代,间歇周期稳定,每分钟250~350次,其变化为“Z”型,不存在等电位。
心房扑动是什么意思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心房扑动是心律失常中的一种常见类型,简称房扑。是一种心房激动频率达250-350次/分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可表现为阵发性和持续性,部分房扑和房颤交替出现,称为不纯性房扑。
心房扑动应该怎么治疗
汪磊
主治医师
内科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心房扑动需要尽快通过电复律或者,药物纠正,以免引起心脏其他病变
心房扑动可不可以吃西瓜
雷欢
其他
遂宁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问题分析:心房扑动可以吃西瓜意见建议:你好,可以吃西瓜,西瓜可以清热解暑。 应避免一切含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酸辣过冷, 过烫、 葱蒜、 豆类等胀气食物,以及粗粮和富含渣滓的食物等。凡是能促使胃酸分泌较多的肉汤、 鸡汤等鲜汤、浓茶均不宜饮用。 采取少吃多餐方式以中和胃酸,并减少胃部的过重负担。老年人心房扑动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心房扑动能彻底治愈吗
孟庆红
内科
沈阳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病情分析: 心房扑动是一种快速异位心律失常,发生于心房内的,冲动频率较房性心动过速更快的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出现大小、形态、间距基本相同的F波。意见建议:心房扑动大多数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或器质性疾病的病人,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房扑的主要措施。
心房扑动可不可以吃金针菇
朱振来
其他
私人营养师(暂不发布)
三级乙等
问题分析:心房扑动可以吃金针菇意见建议: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金针菇,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肝脏病及胃、肠道溃疡,而且也适合高血压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食用,这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高钾低钠食品金针菇可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食用金针菇具有抵抗疲劳、抗菌消炎、消除重金属盐类物质、抗肿瘤的作用。
心房扑动可不可以吃栗子
李晓
其他
私人营养师(暂不发布)
三级乙等
问题分析:心房扑动可以吃栗子意见建议:心房扑动在房性心动过速与心房颤动之间的中间型。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姜,葱,蒜等;少吃或不吃油炸香燥食物,如油条、油饼、五香。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心房扑动可不可以吃芒果
柳赛
其他
私人营养师(暂不发布)
三级乙等
问题分析:心房扑动可以吃芒果意见建议:芒果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蛋白质,每100克果肉含胡萝卜素2281-6304微克,可溶性固形物14%-24.8%,而且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硒、钙、磷、钾、铁等含量也很高。芒果维生素A含量高达3.8%,比杏子还要多出1倍。维生素C的含量也超过桔子、草莓。
心房扑动可不可以吃木瓜
蔡容兰
其他
私人营养师(暂不发布)
三级乙等
问题分析:心房扑动可以吃木瓜意见建议:心房扑动患者饮食上要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可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木瓜可有效补充人体的养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也具有防治高血压、便秘和助消化的作用,一般情况是可以适量吃的。
猜你喜欢
心房扑动吃什么药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需要做哪些检查
心房扑动可不可以吃豆角
心房扑动可不可以吃羊肉
小儿心房扑动吃什么药
心房扑动可不可以喝黄酒
心房扑动可不可以吃醋
心房扑动可不可以吃生菜
心房扑动可不可以喝牛奶
心房扑动可不可以吃西梅
专家问答
产后风寒引发肌肉疼痛如何治疗?
冠心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供血不足冠心病吃什么可以缓解
冠心病复发了需要怎么调理
冠心病伴随症状的有哪些
男性冠心病早期症状
冠心病口唇发绀的用药
男性发生冠心病的原因
冠心病会心源性休克吗
什么原因会引起冠心病
常见科室
男科
皮肤科
性病科
妇科
儿科
老年
外科
内科
生殖
传染科
神经内科
五官科
整形科